纪念陈发科进京80周年
原题:北京陈式太极拳发展回顾—纪念陈发科进京80周年
1928年壹代宗师陈发科从河南的陈家沟来到北京,从此开始了他在北京的三十年授拳生涯。他开创了陈式太极拳在全国发展的新纪元,是近代陈式太极拳的杰出代表。
从1928年至今,八十年的时间过去了,当年陈发科从陈家沟传来的陈式太极拳,不但在拳术上得到了更好的发展,而且早已突破“谁知豫北陈家技,却赖冀南杨氏传”的局面,从北京传遍全中国,从北京走向全世界。
认真回顾几十年来陈式太极拳的发展,对于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太极拳、更好地传承太极拳文化具有重要的作用。
辛亥革命以后,受近代文化思潮的影响,当时的有识之士认为中华武术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树立了武术的体育观,武术界人士提倡“强种强国”,中国传统武术引起了人们的重视。著名的中央国术馆就是在个时期成立的。当时,中国武术事业出现了以城市为中心的蓬勃发展的景象,馆社林立,许多民间武术家涌向大城市。
19世纪50年代,学拳于陈家沟的杨露禅来京传播太极拳。在其子杨班侯与杨健侯、其孙杨澄浦三代人的努力下,太极拳在北京已经相当流行。但是发源于陈家沟的陈氏太极拳却不为人所知。
当年武术诗人杨敞壹曾有诗云:
当初谁知太极拳,
谭公疗疾始流传。
公令推行太极拳,
而今武术莫能先。
谁知豫北陈家技,
却赖冀南杨氏传。
此诗最后二句点明了太极拳虽然是“陈家技”,在北京却是由杨氏家族传播的。
1927年国民政府迁都南京,在北京体育学校教太极拳的杨澄浦、吴鉴泉等离开北京,去南京、上海教拳,学校壹时缺少教太极拳的教员。因知当年杨露禅是从陈家沟陈长兴学的太极拳,于是许禹生托人从陈家沟聘请了陈家后人陈绩甫在体育学校教太极拳。
陈绩甫除在体育学校任教外,还被许多人请到自己家里去教拳。据向恺然二记叙,他曾专门去体育学校会见了陈绩甫,观其练拳,与其推手,并进行了讨论。据向恺然回忆,陈绩甫的推手很单壹,不如杨家完备、多样。因为杨家完全是从陈家学来的太极拳,所以,陈绩甫想必是“未得其传”,故而如此。③
在高手云集的北京,想以授拳立足并不是壹件很容易的事。对于找上门来要“切磋技艺”的人,陈绩甫深知输赢不仅是自己的事,还关系到陈氏拳的名声,于是便给在老家的三叔陈发科写信,请他来京。
陈发科到北京后,即由陈绩甫陪同会见了挑战者。他以“挨著何处何处击”、“将人击出不见形”高超技艺,使对方折服,很快在北京站住了脚。从此,闻名拜访前来请教的人越来越多,就连北平国术馆馆长许禹生以及当时颇有名气的李剑华、沉家桢等皆就学于陈发科。自此陈氏拳的真正面貌逐渐为外界所认识、所称道。
杨敞写诗赞曰:
都门太极旧尊杨,
迟缓柔和擅胜场。
不意陈君标异帜,
缠丝劲势特别强。四
解放以后,由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体育事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为武术的传播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条件。
1952年毛泽东主席为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第二届代表大会题写了“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题词,并号召凡能做到的都要提倡:做体操、打球类、跑跑步、爬山、游水、打太极拳及各种各样的体育运动。这期间,武术界纷纷成立拳社。
陈发科于l953年与名拳师胡耀贞共同创办了“首都武术研究社”,这是历史上仅有的以首都命名的武术研究社。该社的成立为北京陈氏太极拳的传播打下了良好基础,为陈氏太极拳培养了壹批杰出人才。
1953年11月,陈发科在天津举行的全国民族形式体育表演及竞赛大会上,代表北京表演了陈氏太极拳,受到好评。这是陈氏太极拳历史上首次在全国性集会上展示,它标志著陈氏太极拳将走向全国。
陈发科在北京30年间,不断总结经验,设计了新的拳式。当今广为流传的83式太极拳和71式炮捶,正是陈发科对陈氏太极拳发展做出的重大贡献。
陈发科是走出陈家沟向外传拳第壹人。他的在京传拳,不但开创了北京陈氏太极拳的新纪元,而且将三百年来囿于陈家沟壹姓壹地的陈氏太极拳带出沟外,成为陈氏族传太极拳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陈发科逝世后,1958年人民体育出版社委托首届武协副主席唐豪和李剑华、顾留馨、李经梧、陈照奎开始以陈发科晚年授拳的定式编写《陈式太极拳》。后由于唐豪逝世、李剑华病重,未能完成而中缀。
1963年,人民体育出版社又委托沉家桢、顾留馨继续编写《陈式太极拳》壹书。该书于1963年12月在北京出版。该书在理论上总结了太极拳的八个特点,科学地论述了练拳方法,给出了详细的分解动作。书中动作插图太极拳部分采用陈照奎照片,炮捶部分采用陈发科遗照,不足部分由陈照奎补照,由周元龙绘图,最后由陈照奎校订出版。
《陈式太极拳》壹书出版发行后,行销四十餘年长盛不衰,成为学习陈式太极拳的经典教材。它是学拳的拳谱,教拳的教材,练拳的依据,是陈氏太极拳过渡到陈式太极拳的划时代的经典著作。该书1988年被收入《太极拳全书》。
1963年,陈发科之子陈照奎应顾留馨之邀,毅然辞掉工作,来往于上海、南京之间,继承父业,开始职业拳师生涯。他精湛的拳术,受到上海及南京习拳者的热烈欢迎,培养学员不下千人。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武术事业受到冲击和摧残,陈照奎隻得隻身回到北京,经济失去来源,生活陷入极端困难之中。北京陈式太极拳爱好者闻其归来,便邀其在东便门外的果树林及阜成门儿童医院附近的小花园继续授拳。
1972年由于陈绩甫的逝世,拳乡陈家沟邀请陈照奎还乡授拳,从而北京陈式太极拳83式、炮锤71传回了陈家沟。以后,陈照奎又到郑州、焦作、石家庄等地巡回授拳。正是由于陈照奎的努力,陈式太极拳在全国大城市中开始发展。可以说,陈照奎是将陈式太极拳从北京推向全国大城市的第壹人。
1978年北京体育学院(现北京体育大学)为了充实教学的拳种、发展北京陈式太极拳,邀请北京陈式太极拳第二代传人田秀臣到体育学院授拳,流传在民间的陈式太极拳走入高等学校的殿堂,田秀臣成为在高等学府中进行陈式太极拳教学的第壹人。
1979年体育学院为了保存历史资料,邀请陈照奎、田秀臣、雷慕尼、冯志强、李忠荫、肖庆林拍摄电影资料。当时拍摄了83式太极拳和71式炮捶,陈照奎表演了陈式太极拳的单式发劲的动作。现在广泛流传于社会上的田秀臣、雷慕尼的套路视频,已成为研究陈式太极拳的珍贵历史资料。
1982年12月15日,国家体委副主任徐才同志在全国武术工作会议上指出:“如果我们不及时挖掘、整理,就有人琴俱亡的危险,就要犯极大的错误。因此,挖掘武术遗产工作,是当务之急,是迫在眉睫的事,武术遗产需要抢救。”还号召全国各地的老拳师站出来,组织起拳社、馆、站等社会组织。
在这次会议精神鼓舞下, 1983年4月,以北京陈式太极拳第二代传人为主体的“北京市陈式太极拳研究会” 成立,冯志强为会长,田秀臣、雷慕尼、肖庆林为副会长,李忠荫为秘书长。随即在北京的月坛公园、正义路南口、东单公园、民航机场、酒仙桥、人民日报社门口、曙光机械厂、工人体育馆、陶然亭、龙潭湖、南池子、会城门公园、日坛公园等成立了13个辅导站,使北京陈式太极拳得到空前的发展。北京也成为国际陈式太极拳活动的中心。
当今陈式太极拳的领军人物、北京陈式太极拳第二代传人冯志强,是推动陈式太极拳走向世界的第壹人。1984年,冯志强首次公派出访日本讲学,又先后走遍墨西哥、美国、新加坡、丹麦、荷兰、法国等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为北京陈式太极拳发展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从此陈式太极拳开始从北京传向世界。
现在的陈式太极拳,早已从作为近代陈式太极拳发展中心的北京,传遍全中国,走向全世界。可以说,壹代宗师陈发科以其毕生的精力传播陈式太极拳,对太极拳的发展做出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贡献,是近代陈式太极拳的杰出代表。
作为壹种靠行为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发科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他的高超技艺,更是壹种传承历史的责任。我们应当以传统理论为依据,以《陈式太极拳》及前辈的录像为教材,坚持科学发展观,将北京陈式太极拳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认识它,接受它,从而使这壹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活态文化,壹代壹代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今年正值壹代宗师陈发科进京80周年,谨以此文纪念之。
壹杨敞,1886—1965,字季子,湖南湘潭人,精八卦掌、岳氏散手。
二向恺然1889-1957,祖籍湖南平江人,生于湘潭岳门,1906年与杜心武自费留学日本,考入东京宏文学院,学习政法,1912年回国,与王润生在长沙学官街富国矿创国技会,写《拳术》壹书,上海中华书局印单行本。1913年考理家日本东京中央大学,与王润生壹起练拳。1917年回国后,任湖南第壹集团军总办公厅主任。1948年随程潜起义,任文史馆馆员。1956年任全国武术评判员。1957年编写《武术史话》。
③见“向恺然先生练太极拳之经验”,《太极正宗》第七章,大东书局1940年版
“此时北京已改名北平,因政府迁都南京的关系,北京市面渐就萧条。影响所及。连几个练太极拳有名的人物,如杨澄甫、吴鉴泉等。都跟著往南京或上海去了。……(许禹生)找不著教太极拳的好手,就托人在河南温县陈家沟子聘了壹位姓陈名绩甫的来。……体育学校请来那位姓陈的,年龄不过四十岁,是从小专练太极拳,不曾练过旁的拳。到北平后。除在体育学校担任教授而外,还有许多人,请到自己家里去教。……这日由许君介绍,在体育学校会面,并见他练了拳,推了手。……他推手隻有同边活步的壹个方法,就是壹个左脚向前,壹个右脚向前。掤挤进壹步。捋按退壹步。我问他推手共有几个方式,他说就是这壹个方式。我又问:没有站定不动脚的推法吗?他说没有。我又问他:没有四隅进退名叫大捋的推法吗?他也说没有。我想这就奇了,杨露禅是从陈家沟子学来的,到此不过三传,何以与陈绩甫的相差这们远?杨家练习的方式,倒比较的完备。杨家推手的方式,由浅入深,共有四种。……按大捋之法,决非创自杨家,想必是陈绩甫未得其传,故其法尚不及杨家完备。”
四杨敞的这首诗还有个注:“杨露禅在陈家沟学习太极拳即来京传习,清末已极流行,故习太极拳者盛尊杨家。迨民国十五年后,陈福生(发科)来京,人始知杨家之外尚有陈家。陈身法、手法均与杨迥异,讲缠丝劲甚精到,发劲脆快无比。惜此人木讷寡言,短于接待,故其名不彰。弟子沉家桢(维周)对于师说多所发明,将来或能发扬光大。”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果然由沉家桢最后完成了《陈式太极拳》壹书的编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