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温县被命名为:“中国武术太极拳发源地 ”
作者:康戈武 文章来源:《中华武术》
2007年6月11日,人民日报海外版第2版《太极拳发源地定为河南温县》载:“今年3月底,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组织国内武术、考古、民俗等方面的知名专家,组成中国民间文化之乡评审考察验收组,专程对温县申报的中国太极拳发源地进行了为期两天的实地考察,最后壹緻认定:温县是中国太极拳的发源地。”2007年8月22日,人民日报第12版《焦作国际太极拳交流大赛举行》中报道:“今天(21日)上午,在温县陈家沟,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冯建中等为‘中国武术太极拳发源地’揭牌,焦作市温县被中国武术协会命名为‘中国武术太极拳发源地’。”
太极拳发源于温县,是壹批批学者和武术研究、教学机构经过多年的考察和研究,反复认定的结果。在这壹考察和研究过程中,虽存有早于太极拳源自温县的传说,但至今未发现经得住考证的翔实论据。本文依据目前收集得的早期太极拳文献、凭借学者们已有的考据和研究成果,尝试著对温县被命名为“中国武术太极拳发源地”进行解读。全文包括现传各式太极拳均源自温县、附会张三峰(丰)和托名王宗岳皆无史据两部分。
壹、现传各式太极拳均源自温县
(壹)现传各式太极拳的名目
各式太极拳中的“式”,在有的文章中称为“家”,有的文章中称为“流派”。
民国时期曾任南京中央国术馆副馆长、教育部及军训部国术编审委员会主任的陈泮岭(1891~1967年)在其著刊的《太极拳教材》中称此为“家”。该书《总论》写道:“太极拳为国术之种。”“现在之太极拳,皆出于杨家、吴家、武家、郝家。郝家出于武家,吴家出于杨家;而杨家与武家,又出自陈家”(1963年台北真善美出版社出版)。
1964年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唐豪、顾留馨著《太极拳研究·太极拳起源和发展简史》,称此为“式”。作者指出:在“陈王廷创造成的七套拳套”基础上,出现了杨式、吴式、武式、孙式“新创的太极拳”。1988年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的《太极拳全书》(修订本)亦称此为“式”。其中包括陈式、杨式、武式、吴式、孙式。随后,中国武术协会相继将此五式太极拳定为全国太极拳锦标赛的竞赛内容,并制定了各式太极拳的竞赛套路。
1935年马立伯在为山西省国术促进会刊行的《李氏太极拳谱》作的序言中,称此为“派”。提出了太极拳流派有“陈派也,杨派也,李(亦畲)郝(为真)派也,吴(鉴泉)王(茂斋)派也”。1989年吴文翰先生《近百年太极拳的发展和流派的形成》将此称为“流派”。其中说:“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大力宣传和推动下,太极拳得到了空前的普及,杨、武、李(瑞东)、陈、吴、孙、和七大流派也都有了相应的发展。”(原载《武当》,1989年第2期)。
在目前流行的武术用语中,上述“式”“家”“流派”,仍有延用,但多称之为“式”。準此,上述文献中述及的现传太极拳共有八式,其名目包括:陈式太极拳、杨式太极拳、武式太极拳、郝式太极拳(马立伯称“李郝派”)、吴式太极拳、孙式太极拳、和式太极拳、李式太极拳。
(二)现传各式太极拳沿革
关于现传各式太极拳沿革的文献颇多,谨取各式太极拳传人的文据为凭,简明述要于下。
(1)孙式太极拳,创自河北完县人孙禄堂(1861~1932年)。孙禄堂初学太极拳于郝为真(1849~1920年),后自创壹式,以姓氏名,人称“孙式太极拳”。孙禄堂于1919年著《太极拳学·自序》说:“餘受教于为真先生。”禄堂之女孙剑云著有《孙式太极拳》(人民体育出版社,1964年出版)。
(2)郝式太极拳,传自河北永年人郝为真(1849~1920年)。郝为真的太极拳学于李亦畲(1833~1892年)。郝为真的壹些传人和太极拳传习人,以姓氏名其所传,称为“郝式太极拳”。目前,因为郝为真之师李亦畲学于武禹襄,多称此系技法为“武式太极拳”。郝为真之孙少如著《武式太极拳·前言》说:“先祖父名和,字为真。先父名文桂,字月如(1877~1935年)。先祖父的太极拳是从邻居李亦畲先生处学来的。李先生是他的舅父武禹襄先生所传授的。”(人民体育出版社,1964年出版)。
(3)武式太极拳,创自河北永年人武禹襄(1812~1880年)。其弟子李亦畲于1881年修订的《太极拳小序》中述武禹襄研习太极拳的经历说:我郡杨某(露禅,1799~1872年)从“河南陈家沟陈姓”学太极拳,“旋里后,市诸同好。母舅武禹襄见而好之,常与比较,伊不肯轻以授人,仅得其大概。素闻豫省怀庆府赵堡镇,有陈姓名清平者,精于是技,逾年,母舅因公赴豫省,过而访焉。研究月餘,而精妙始得,神乎技矣”。文中说明了武禹襄太极拳技的两个来源,壹是从本城的杨露禅处“得其大概”;二是经访赵堡镇陈清平“精妙始得”。武禹襄经此二“得”后,自创壹式,以姓氏名,人称“武式太极拳”。
(4)和式太极拳,创自河南温县人和兆元(181(卜1890年)。和兆元的曾孙和有禄著《和式太极拳谱·和式太极拳概述》说:“和式太极拳始自和兆元。兆元公(1810~189()年)是河南省温县赵堡镇人,师承本镇太极拳名师陈清平,是陈清平的大弟子。”(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年出版)。
(5)吴式太极拳,创自满族人全佑(1834~1902年)。全佑再传弟子徐緻壹(1892~1968年)于1931年著《太极拳浅说》载述:“(太极拳)传至京师者,以陈氏高足杨露蝉(禅)为第壹人。得其真传者,除杨氏诸子外,有万春、凌山、全佑等数人。全佑之子吴师鉴泉(1870~1942年),即著者所问业者也。”全佑创传的拳架,经其子吴鉴泉(从汉姓吴)修润定型,以姓氏名,人称“吴式太极拳”。徐緻壹于1958年著《吴式太极拳》(人民体育出版社)。
(6)李式太极拳,创自河北武清(今属天津)人李瑞东(1851~1917年)。李初习多种拳技,光绪初年始从好友王兰亭学太极拳,王兰亭之技师承于杨露禅。随后,李瑞东以杨氏拳中的搬拦捶、肘底捶、撇身捶、指裆捶、栽捶等五捶为要,兼取太极拳基本动作,揉入八卦掌等技法,创编成“太极五星椎”等拳架,自成壹系,人称“李式太极拳”。
(7)杨式太极拳,创自河北永年人杨露禅(1799~1872年)。据同乡李亦畲于1881年修订的《太极拳小序》述:我郡杨某从“河南陈家沟陈姓”学太极拳,“专心緻志,十有餘年,备极精巧”。杨露禅创传的拳架,经其孙杨澄甫(1883~1936年)修润定型,以姓氏名,人称“杨式太极拳”。澄甫之子杨振铎著《杨氏太极拳、剑、刀·杨氏太极拳简介》说:“杨氏太极拳是太极拳中的壹个流派。它由第壹代宗师杨露蝉(禅)及其子杨班侯、杨健侯,其孙杨少侯、杨澄甫祖孙三代人怀著为人民造福的理想,结合社会发展的需要,苦心钻研,从陈氏太极拳老架发展而来。”(1992年,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而今年逾八旬的杨振铎先生在谈到太极拳源流时说:我父亲隻告诉我们,杨露禅师承于陈长兴;其它的说法,我们不清楚。
(8)陈式太极拳,创自河南温县陈家沟陈氏九世祖陈王廷(160()~1680年)。其技代有传人,后世传习人和有关文献中提及较多的有陈长兴(1771~1853年)、陈清平(1795~1868年)、陈鑫(1849~1929年)等。陈鑫著《陈氏太极拳图说》,于1933年由开封开明书局出版。
综观上述八式(家、流派)太极拳的传承沿革,吴式、李式源自杨式,杨式溯源至陈家沟陈长兴;郝式、孙式源自武式,武式溯源至赵堡镇陈清平和前已溯源于陈家沟的杨式。陈家沟和赵堡镇相邻,同属河南温县辖地。显然,现传各式太极拳皆溯源至河南省温县。这是笔者《解读“温县被命名为中国武术太极拳发源地”》的直接依据。
(二)关于所谓太极拳南派、北派、散派和本山派的说法
关于所谓太极拳南派、北派的说法,这是将太极拳混同于明代的内家拳,才衍生出的说法。笔者将在下文阐述太极拳不同于明代的内家拳时,说明太极拳无南派、北派之分。所谓太极拳散派和本山派的说法,是最近才有人提出来的。笔者曾在《脚踏实地面向发展》(2007《中华武术》第7、8期连载)中就此作了发言。出此说者认为:“太极拳不能仅从太极两个字认识,要从太极的哲理含义认识。除了太极两个字之外,还有表达太极含义的不同的字,阴阳就是太极。”并依这壹“标準”,认为“鱼门拳、两仪拳都讲阴阳,也都属于太极拳。1980年前后,由时居杭州的金子弢演练的太乙五行拳是本山派太极拳。”(见2007年《中华武术》第8期)。
笔者以为,太极拳是个“源流有序、拳理明晰、风格独特、自成体系”的拳种,而不是壹个概念。中国武术的任壹拳种都是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土壤中萌生成长起来的,都以阴阳学说指导技法,我们不能因各具特色的上百个拳种都讲究“阴阳”而把它们都说成是太极拳。因此,把“源流有序、拳理明晰、风格独特、自成体系”的太极拳之外的壹些有阴阳含义的拳种或拳架说成是太极拳的“散派”,是不能成立的。其次,1980年前后,我看过金子弢先生演练“太乙五行拳”,看不出金先生练的“太乙五行拳”与传统太极拳有丝毫壹脉相承的痕迹,隻看到与传统太极拳完全不同的风格特色。而且,至今没有发现可以把“太乙五行拳”列入“源流有序、拳理明晰、风格独特、自成体系”的太极拳体系中的依据。因此,把“太乙五行拳”说成是本山派太极拳,作为支撑张三丰创太极拳说或传太极拳说的依据,是不能成立的。
总之,太极拳无南派、北派、散派、本山派之分。太极拳是个“源流有序、拳理明晰、风格独特、自成体系”的拳种,这是笔者《解读“温县被命名为:中国武术太极拳发源地”》的佐证之壹。
目前,我们看到的早期太极拳拳谱和文论,除了见于河南温县的外,当数河北永年人李亦畲(1833~1892年)集其师武禹襄(1812~1880年)传留的谱文、益以已作修订的“老三本”为最早。此谱以及李亦畲在撰写和修订过程中的遗稿和武禹襄兄弟三人的遗文,既是研究太极拳理论的经典,也是探索太极拳源流的重要资料。
1935年1月,李亦畲族孙李福荫为《李氏太极拳谱》作的序中记述了李亦畲编撰《太极拳谱》的概略。其序中说:“近年来,习此术者甚众,于是问吾家讨秘本者有之,问福荫请教益者有之。……细检家藏各本,文字问亦不相同,章节或此前而彼后,或此多而彼少。缘先伯祖精求斯技,历四十年,辑本非隻壹册,著述屡有删改。外间抄本因时间之不同,自难壹緻耳。先伯祖最后亲笔工楷手抄共三本:壹交先祖启轩公,现已残缺;壹本交门人郝和,现存伊子文桂手;先伯祖自留壹本,现存十壹叔父逊之公手,此皆完璧也。至于先伯祖屡次自编原稿,则为十叔父石泉公、十壹叔父逊之公所珍藏。”
通过认真研读李亦畲编撰的《太极拳谱》及其在撰编过程中的遗稿和武禹襄兄弟三人的遗文,我们发现了附会张三峰(丰)和托名王宗岳的原由。
(壹)附会张三峰(丰)为太极拳创始人,起于将太极拳混同于明代的内家拳
把太极拳与张三峰(丰)连在壹起,最早的出处见于李亦畲的两则遗文。[笔者注:宋之张三峰,也被写为宋之张三丰。详见唐豪、徐哲东著。故以“峰”(丰)注明1。
其壹,李亦畲曾撰《探太极拳之源》壹则,全文于下:
“探太极拳之源予阅聊斋十四卷,李超武技传,浅识此技始末。王涣详云:拳勇之技,少林为外家,武当张三峰为内家。三峰之后又有关中人王宗岳,宗传温州陈州同。州同明嘉靖间人,故今两家之传,盛于浙东。顺治中,王来咸字征南其最著,鄞人也。征南之徒又有僧耳、僧尾者,皆僧也。”(转引姚继祖著《武氏太极拳全书·第八编古典拳论》,姚继祖师承于李亦畲之子李逊之)。
其二,李亦畲编《太极拳谱》初稿:
李亦畲是马印书的姨丈。马印书从李亦畲处抄得其写于1867年之《太极拳谱》初稿。此谱小序的首句为“太极拳始自宋、张三丰”(转引自顾留馨著《太极拳术》)。
从李亦畲这两则遗文,可以看出:李亦畲《探太极拳之源》,是读聊斋李超武技传后,依王阮亭(号渔洋山人)在该传后的附文为据,改写成的。其中,把王渔洋原文中的“关中人王宗”,写成了“关中人王宗岳”。这壹字之差,造成了署名为《太极拳论》作者的“王宗岳”,成了与王来咸(字征南)等同习明代流传的“内家拳”的同门了。于是,太极拳被混同于明代的内家拳了。清·康熙八年黄宗羲撰《王征南墓志铭》说:明代的内家拳“起于宋之张三峰(丰)”。于是,李亦畲编《太极拳谱》初稿小序中,宋之张三峰(丰)被附会成了太极拳创始人。
笔者在《脚踏实地面向发展》(连载于《中华武术》2007年第7、8期)壹文中,曾以“在清初还有流传的内家拳,与太极拳不是壹回事”为标题,论述了明代的内家拳内容和技法特点与太极拳内容和技法特点不同。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值得注意的是,李亦畲在上述两则遗稿之后,亲手修订了这本《太极拳谱》初稿,并抄写为三本。在李亦畲为这三本谱写的题记中,文首写道:“此卷予手订三本,启轩第(弟)壹本,给友人郝和壹本,此本系予自藏。”落款为:“亦畲手订”(转引自沉寿点校考译《太极拳谱》)。
在13年后的1880年和1881年时,李亦畲相继将手订《太极拳谱》分送李启轩和郝和。这两本手订《太极拳谱》,都将初稿中“太极拳始自宋、张三丰”壹语,修订为“太极拳不知始自何人”。
启轩存谱于1935年整理为《廉让堂太极拳谱》出版发行。1982年顾留馨著《太极拳术》中收录了郝和存谱原文影印稿(笔者在上海王慕呤处见过此谱原本)。
上述文字,给了我们两点启示:
1、最早出现的与太极拳起源相关的张三丰(峰)是明代内家拳传人尊为始祖的宋之张三峰(丰)。见于李亦畲写于1867年之《太极拳谱》初稿。
2、“太极拳始自宋、张三丰”壹语于1867年出现后,受到了当时健在的杨露禅和武禹襄等的质疑,作者李亦畲自己也感到此说无依据,因此,在“手订”《太极拳谱》时将此语改定为“太极拳不知始自何人”,并以“亦畲手订”的落款形式,告知读者以此为準。
1881年距今(2007年)已126年。可以说,“张三丰创太极拳说”在壹百餘年前已被识者否定了。
关于在后世流传较广的杨式太极拳谱中,写有太极拳始自张三丰的问题。唐豪和徐哲东二位武术史学家,已有明确的考据结果。他们认为从杨氏传出的谱,是得自武、李氏的“初改本”,而非李亦畲手订的谱本。唐豪在《中国武艺图籍考·太极拳谱壹卷》中写道:“徐(哲东)氏以龚润田本溯杨健侯之旧谱。予以陈秀峰本溯杨班侯之旧谱。健侯、班侯皆露禅子。露禅之谱,徐氏考系武禹襄授予之初改本,并谓露禅本不通文意。”唐豪依李福荫序《李氏太极拳谱》所述,李亦畲撰编《太极拳谱》“历四十年,辑本非隻壹册,著述屡有删改”。最后,手订三本的情况。同样,认定杨谱是得自武、李氏的早期文论。
其次,在杨氏传人的专著中,以杨澄甫拳照表述拳式动作,并署名为杨澄甫著的《太极拳使用法》(1931年董英杰协助整理)和《太极拳体用全书》(1934年郑曼青协助整理)影响最大。其原因是读者能从拳照,敬仰杨澄甫先生的丰采,準确地学习杨式太极拳定型架的技术规格和领悟技法要领。至于其中的文字表述,杨式传人多有不断完善的见解。这些由协助整理者撰编的文字,署名作者本人并不壹定过目,甚至不知技术内容之外,还写了些什么。例如,《太极拳体用全书·自序》中首句:“餘幼时,见先大父露禅公,率诸父及诸从游者,日从事于太极拳。”这是以杨澄甫本人的名义写的。可是,杨澄甫(1883~1936年)于1883年出生,其祖父杨露禅(1799~1872年)早于1872年已去世。杨澄甫幼时,不可能见到杨露禅。隻要协助整理者将此文读给当事人听壹下,决不会出现这类错误。
徐哲东曾对署名作者为杨澄甫的这两本书中的太极拳谱进行过考察。他在《太极拳考信录》壹书中指出:“杨澄甫《太极拳使用法》,此中所载《太极拳谱》与近日出版之《太极拳体用全书》,篇次又不相合。知澄甫两本皆由其弟子随意改动。”
正因为此,研究成果颇丰的台湾武术家在为真善美出版社重版《太极拳体用全书》写的《本书提要》中写道:“本书虽原题杨澄甫著,但除拳势为其所演,推手为与长子振铭及弟子陈微明合演,并口述用法外,餘由从学者代笔而成。……研习杨派太极拳者,对其拳势应有认识。书中所述之用法,亦可作为研究太极拳用法之参考。唯有附会及错误之处,特予辨明,以供阅者参考。”周先生紧接上文指出了该书中“张真人传,乃附会”等五点附会及错误之处。
在署名作者为杨澄甫的这两本书中表现出的问题,在其他杨氏传人书中出现当是不足为奇的。因此,杨氏传人依据武禹襄和李亦畲早期文论的转述乃至演绎中出现的失实情况,不能说成是得诸杨氏。
总之,把张三峰(丰)附会为太极拳创始人或传人,起于将太极拳混同于明代的内家拳。遗憾的是,最早将太极拳谱。“山右王宗岳”失去了与《太极拳论》相互关联的凭据,也就失去了实际存在的可能。
其二,早期得见此论的第3人是李亦畲。本文前面曾引录他的遗文《探太极拳之源》。从李亦畲当时在该文中将王宗岳混同于明代内家拳传人王宗来看,李亦畲也不知王宗岳究为何人。太极拳不能混同于内家拳,王宗不是王宗岳,“山右王宗岳”又壹次失去了实际存在的可能。
其三,唐豪和徐哲东曾对王宗岳进行过研究。他们大緻认定写《阴符枪谱》的清·乾隆时人山右王先生,就是山右王宗岳。断定王宗岳是清·乾隆时人。但是,曾在李亦畲笔下出现的、辗转留恋于壹些杨式太极拳谱中的“王宗岳”是明代人。显然,将写《阴符枪谱》的山右王先生等同于山右王宗岳的推测,支撑不起“山右王宗岳”其人曾实际存在过的可能。
其四,近年,有人将杜育万于1935年编印的《太极拳正宗》提到的蒋发之师明代万历时人“王林桢”,说成是“王宗岳”。这里暂且不就杜育万《太极拳正宗》壹书的史料价值进行评述。我们隻要认真查阅壹下该书,其中既无“王宗岳”字样,也没有上文所谓“山右王宗岳太极拳论”,并且找不到任何能将“王林桢”和“王宗岳”连为壹人的依据。显然,这种推测性说法,没有赖以立足的凭据。于是,“山右王宗岳”再次失去了实际存在的可能。
壹而再的考察,都找不到山右王宗岳实际存在的依据。显而易见的是,山右王宗岳仅仅是出自武禹襄壹人之口的人名符号。王宗岳没有实际存在的可能,所谓王宗岳传蒋发,蒋再传他人的说法,也就失去了依据。这是笔者《解读“温县被命名为:中国武术太极拳发源地”》的佐证之三。
总之,凭籍早期太极拳文献说明了,把明代内家拳传人尊奉为始祖的宋之张三峰(丰)说成是太极拳的创始人,属于附会。被视为在张三峰(丰)与后世太极拳传系间,发挥承上启下作用的山右王宗岳,没有实际存在的依据。从而,进壹步佐证了具有太极拳传承体系支撑的结论:太极拳发源于河南省焦作市温县。
|
|